在過去的一年中,電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爲各大網站、紙媒欄目頭條。而辛苦經營一輩子的經銷商門店只能望“商”興歎。如此強烈的衝擊,電商對傳統門店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真正結束“坐商”時代
“坐地收租”已經成爲一個時代代名詞,九十年代初期,市場經濟才剛剛蘇醒,開門就有生意,所以“遍地是黃金”。隨著市場的成熟,門店的優勢受到電商的“威脅”。成都亮美•宜家燈飾生活館總經理雷雳表示,電商對門店銷售額衝擊愈發明顯,且在近三年呈上升趨勢。
80、90後爲消費主力軍,也是電商的主要使用群體。對此,廣州僑隆照明電器有限公司黃輝表示,電商興起,就連40多歲的人都在網購。“網上看價格,店鋪講價格”,甚至直接到網上下單,導致客流量少,利潤低。傳統門店租金持續上漲成爲掣肘産品價格一大重要因素。
隨著市場經濟格局的轉變,傳統燈具賣場身處市場最前端,最先感知市場冷暖的變化,在筆者走訪華東市場的燈飾賣場時,大部分經銷商反饋,今年很多客戶突然就不見了。據業內人士分析,互聯網電商的衝擊掠奪了一部分客戶。
不論是門店客流量減少,還是賣場招商的“尬尴”。總體而言,隨著信息公開化,電商平台價格越發透明,再也回不到“暴利”時代。
將承載著售後需求
對于燈具産品,可直接替換類燈具可以網上購買,但是如果是需要定制化或者是花燈類別,更多的人願意去實體店看實物。成都亮美•宜家燈飾生活館總經理雷雳表示,實體店以後將更多的承載著展示的需求而出現。燈飾行業不同于服裝行業,涉及物流、安裝、搭配、設計等多個環節,若是能有效對接電商和實體展示,部分燈具便可以直接網上采購。消費者是“教育”出來的,體驗店就是讓讓不懂燈的消費者了解如何選購産品,以此提升行業門檻,將會帶動行業一次跨越式的發展。
宜家的家居體驗做的可圈可點,其家具類産品絕大多數是自行組裝,從自行組裝中獲得成就感這一體驗,讓宜家的産品備受年輕人的青睐。但是燈具類別産品(花燈、歐式燈類別)則需要專業服務人員上門安裝,並做好定期維護,如此,增加了企業的售後工作,比起重新組建和招募售後團隊,企業何嘗不將跟隨品牌已久的經銷商納入其中,締造出雙贏局面?
廣州僑隆照明電器有限公司黃輝告訴筆者,實體店未來都會以線下體驗店形式存在,然後在售後服務上做足功課,沒有庫存壓力,統一廠家或者總經銷商發貨配送。從2014年的市場的角度不難發現,無論做線上線下的企業,都加大了對用戶體驗的重視程度。
從2014年,天貓平台對于進駐的品牌有做一些適當的調整,看似都是旗艦店、官方專賣店一類,店鋪規範了不少,但是價格“虛高”現象尤爲嚴重,逢活動最後的折扣2-3折,但是最後的價格其實跟實體店差不多,如果在快遞的途中被延誤,最後達到顧客手中不僅性價比上大打折扣,對于店鋪的忠誠度也會相應減少。
如此做活動,增加流量和銷售額,但售後體驗卻給店鋪帶來負面效應,那還不如不做。不論燈具還是其他類別産品,售後服務完善才是王道。
適時轉型升級體驗店
電商的崛起,掩蓋了傳統實體店面的優勢,但是不代表未來實體店一無是處。目前沒有一個成功的實體門店轉型電商成功的案例。縱觀互聯網時代的經濟格局,未來傳統實體店一定不會消失,其功能將融合售後,以解決問題爲主,當前所謂的體驗還處于試運營階段,最終要以解決客戶問題才是關鍵。線下與線上平衡,應該基于用戶線下和線上的需求去設計不同的功能,店鋪結合電商去創新。
線下必不可少的四大環節:運輸、安裝、搭配、設計。針對部分客戶有可能還會産生不滿意免費更換,這樣才會得到好評,雷雳如是說道。實體店和線下體驗店其實也可以看成是一類,都在發揮展示的作用,不可能只展示不銷售。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購物方式。電商體現的是便捷,實體店展示的真實,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功力。
電商雖然憑借無法比擬的優勢發展迅猛,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網店涉足線下體驗店,將全新定位産品深度體驗、口碑傳播平台、用戶需求管理服務。
電商給傳統渠道帶來了較大的影響,看來是利大于弊,實體店的弊端在電商的發展中日益凸顯,所以實體店要革新,不革新就會被淘汰或是被取代;反之,電商的弊端也已經初露端倪,所以傳統電商也要創新,不創新也會被取代。這種鲶魚效應將促使實體店和電商進行雙向革新,以適應新經濟格局。
去年雙十一,歐普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其它品牌在天貓的銷售相對要遜色很多,沒有太多的表現。這是一個值得所有照明企業反思的現象,在家居和家裝行業的其它領域這種反思就已經存在了。同樣,照明企業也應該思考電商對照明企業究竟意味著什麽。或者反過來說,照明企業做電商究竟要做什麽。
從企業出發,目前照明乃至家居行業進入的一個誤區是以天貓銷售,特別是以天貓的雙十一銷售來衡量電商做得怎麽樣,這是錯誤的。如果我們過幾年之後回過頭來看,會發現,天貓這種形式的電商存在,只是整個社會在互聯網曆史長河一個暫時的現象。
LED照明企業應積極與各大平台攜手淨化線上渠道
電商LED燈具銷量逐年攀升,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爲3.19萬億元,同比增長27.3%,環比增長13.1%。網絡購物占比由原來的22.1%提升至近30%。電商時代也給LED行業帶來不少的收益,2014年LED照明産品在國內市場開始全面滲透,京東、天貓、淘寶等電商的燈具市場增勢喜人。
但2014年年底,質檢總局指出,網絡假貨高達30%以上。電商渠道將成爲LED行業主要終端銷售渠道之一,目前行業整體盈利情況並不樂觀,上中下遊都面臨著各自的問題,LED照明企業近年來在電商渠道中雖然下了重本,但收益卻還沒達到效果,若不淨化電商環境,做好電商的規範化,照明燈飾行業在網絡中也將是一片混亂,唯有多方聯合行動,嚴格把關電商平台,讓線上也能透明公開化,LED企業才能公平競爭,LED企業做好線上線下都能享受到同樣高品質的售後保障才是最終的出路。
消費精准流量入口成照明電商的戰略制高點
未來一兩年,照明生態系統內,傳統各相關行業的分割態勢將被打破,新的競爭機制將逐漸形成,各類企業在泛照明競爭機制中的定位也將隨著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而逐漸明確。
照明電商的本質,在于互聯網改變了消費過程中各方之間的關系,設計師、施工隊、監理、材料商等,他們與消費者的關系在改變。傳統照明公司的功能在淡化,消費過程中的金融服務功能在增強。消費精准流量入口應該是照明電商的戰略制高點,兵家必爭。所以部署照明消費精准流量入口應該是照明電商最重要的戰略定位。
互聯網極其容易造成‘一家獨大’的現象。因此,在照明電商最終競爭格局尚未定格之際,對照明消費精准流量入口競爭的布局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精准流量入口之爭不但競爭慘烈,並且生存空間有限。
當然,並非所有企業都應該或有能力去爭奪照明消費流量入口。每個企業在照明生態系統的戰略布局中,更應該根據自身條件和優勢,做好自己獨特的戰略定位,去適應未來照明生態系統的發展。
照明電商競爭版圖將由照明消費相關行業的最優秀的企業所構成。一般來說,能夠進入照明電商競爭版圖的企業包括一些傳統照明渠道優秀代表、新興照明電商優秀代表、互聯網公司、傳統家居照明行業優秀企業代表等。
照明電商的重點在于企業經銷終端的互聯網化再造
照明電商講到實處就是企業經銷終端的互聯網化再造,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工作重點。企業經銷終端的互聯網化再造是目前企業和整個行業運營機制進行互聯網化的一個階段性目標,也是企業經營發展的一個方向。
經銷終端的互聯網化再造,是指家居企業充分運用互聯網信息互動的功能,將虛擬的信息展示功能通過聯網的互動方式,有機地融合到傳統線下終端經銷體系,打造全新的終端用戶體驗。
更重要的是改變目前線下的經銷體系,從2014年雙十一數據來看,歐普照明已經有了一定的壟斷地位。互聯網時代往往是一家獨大,在‘老大’已經發展獨大的時候,其他企業再想在市場上分一杯羹,付出的代價將會很大,成功的概率也是相當小的。
如何把線下做好,從終端進行突破,這個才是照明企業的“根本”,放棄“根本”去做一些成功概率不高的事情,即使成功了,對整個企業發展的影響也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怎麽去改變目前線下的經銷體系,這才是企業互聯網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