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推商品

聯系我們

聯系人:吳先生 0917-269-261
公司電話:02-8991-0050
傳  真:02-8991-0050
E-MAIL:cold66.tw@yahoo.com.tw
地  址: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152巷4號1樓
統一編號:53461311
LINE ID:aa0917269261
網  址:www.jinmingqum.com.tw

新聞動態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LED炤明低價格競爭加劇 用途開拓對擴...

化解LED知識產權危機:主動出擊 分層佈局

來源:金明群光電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4/10/17 下午 04:21:18     閱讀:230次

      LED産業巨頭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與我國台灣封裝龍頭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自1999年起已持續了10余年,訴訟地涉及美國、日本、歐洲、中國大陸等全球主要LED市場。擁有多項基礎專利和強大專利實力的日亞首先對億光及其客戶宣戰,專利戰初期雙方多以和解告終。2011年,日亞在對億光的專利訴訟中首嘗敗績,此後,億光開始在全球範圍對日亞的專利展開無效行動。雙方的專利糾紛在起訴對方侵權和反訴對方專利無效中循環往複,直至今日尚未落幕。研究分析日亞和億光之間的專利糾紛、應對策略、雙方專利實力對比等,得到將起訴侵權、無效專利、媒體宣傳相結合,重視開放創新和按技術領域、目標地分層次布局專利等啓示,爲我國LED企業提供參考借鑒。

   2013年11月6日,日本LED巨頭日亞與我國台灣LED封裝龍頭億光分別針對YAG專利爭議發出“針鋒相對”的新聞稿,雙方的專利戰被選爲2013年度LED照明十大新聞之一,再度引起LED業界對專利訴訟的關注。由于同我國台灣廠商在發展曆程和發展模式上的相近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研究我國台灣廠商與LED巨頭之間的專利糾紛,對我國大陸LED企業應對知識産權問題大有裨益。 第一,起訴侵權、無效專利、媒體宣傳相結合,起訴競爭對手及其客戶相結合。

   日亞和億光10余年間的專利糾紛均在一方起訴對方侵權,被告再反訴原告專利無效中循環往複。例如在圍繞日亞起訴億光侵犯其TW089036的專利訴訟中,億光接連敗訴3次,仍堅持上訴,最終該件專利被判無效。雖然日亞曾開發出世界第一顆藍光LED,擁有多項基礎專利,但日亞專利的穩定性是不是均不可置疑?億光近兩年發起的專利無效行動可以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不過,請求宣告專利無效需要進行大量的准備工作,無效宣告程序冗長複雜,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要求企業具備相當的實力。日亞和億光在專利糾紛中還開辟了媒體宣傳這一新戰場,雙方在各自的官網針對訴訟的發起、經過及最終判決即時發布不同立場的新聞稿。針對同一訴訟,雙方甚至會同時發布認爲自身贏得了訴訟的宣傳文章。專利訴訟的目的之一即爲威懾競爭對手客戶的信心,把握輿論導向,重視對專利糾紛過程的媒體宣傳策略值得參考借鑒。此外,日亞有時並不直接起訴億光侵權,而是通過起訴億光下遊客戶的策略達到搶奪市場的目的。 第二,爭取基礎專利授權,通過開放創新掌握專利競爭主動權。

   在億光對日亞提起的20余件專利無效宣告請求中,YAG基礎專利JP2927279、電極專利JP2778349和退火專利JP2540791等多件專利均被日本專利局確認有效,看來對于産業後進者,不可避免地需要爭取一些基礎專利的授權。目前LED巨頭中歐司朗、Cree、飛利浦等對于收取權利金較爲積極。作爲下遊封裝廠的億光通過與歐司朗簽訂專利授權協議,以支付權利金的方式取得了白光LED制造技術專利的使用權。此外,億光將從Emcore獲得排他許可的專利US6653215作爲攻擊日亞的“炮彈”。可見,爭取專利授權不僅可以規避專利侵權風險,還可以作爲攻擊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第三,重視專利積累,按技術領域、目標地分層次布局。

   一方面,日亞憑借其擁有的藍寶石襯底外延生長、藍光LED、白光LED、熒光粉等領域的多項基礎專利及在産業鏈逐步建立起的強大專利組合,多次發動專利侵權訴訟,專利積累成爲日亞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億光在專利布局方面起步相對較晚,但申請量增幅明顯,在封裝、驅動等領域與日亞的差距正在縮小。在億光與歐司朗2009年3月簽訂的延長專利授權許可協議中,雙方已從歐司朗單向授權轉變爲交叉授權,歐司朗也可使用億光的封裝專利,可以推斷億光繳納的權利金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可見積極申請專利,既可以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將來還可以作爲與競爭對手進行專利交叉許可的籌碼,從該角度看專利積累可爲企業帶來不菲的收益。此外,日亞和億光的專利戰波及美國、日本、歐洲、中國大陸,雙方在上述主要LED市場均選擇性地進行了專利布局。

   目前LED平均售價急劇下降已經侵蝕了大多數制造商此前享有的利潤。以日亞爲代表的全球LED第一陣營廠商出于商業目的,紛紛采用專利訴訟手段阻礙競爭對手跨入白光LED市場。可以預見,一旦固態照明市場開始起飛,擁有基礎專利的這些LED大廠爲保護自己的利潤空間,必將發動新一輪的“專利戰爭”。我國企業應未雨綢缪,提前作好應對准